國民信托旗下4只產品因兌付問題而出現違約。近日獲悉,停滯多時的兌付問題有了一點進展,這4只產品的投資者均已收到相當于本金1%~2%的款項作為信托收益。
據證券時報1月6日報道,國民信托官方回應表示,“通過多方努力,公司于近期向4個項目的投資者分別分配了部分收益。其中部分資金來源于對應項目的信托業保障基金。”
但據了解,天冶和天鋼四款產品的合同中,均沒有“保本”字樣,因此,該筆資金只能稱之為信托收益,并沒有本金和利息之分。
此外,更令業內人士感到疑惑的是,國民信托稱“其中部分資金來源于對應項目的信托業保障基金。”據了解,按照慣例,只有當信托產品終止運行時,這筆在產品成立時上繳的資金才會被返還。但國民信托踩雷的4只產品都還在運行中,并沒有終止。
有業內人士分析,這筆資金并非來源于“對應項目”的信托業保障基金。有可能是來自其他項目返還的信托業保障基金,亦或是信托公司自己墊付。
據了解,信托業保障基金成立2年以來,還未曾有公司因兌付危機而使用過信托保障基金。此外有業內人士稱,國民信托因缺少擔保,即便真的申請恐怕也很難獲批。